换热器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使余热回收在实际施工中有较好的效果,所以设计的目标应该和使用运行目标保持一致,设计时要考虑如何在使用过程中使余热回收设备达到和设计保持目标一致。反之,如果对出现问题的换热器进行化学清洗、堵漏或疏通后,值则将呈现相反的变化。合理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必须正确的分析换热器的操作条件,使得换热器的预期效果尽量接近实际施工效果。
技术性能
1. 输入电源:三相五线制 AC380V±10% 50Hz
2. 工作环境:温度-10℃~+40℃;相对湿度<85%(25℃);海拔<4000m
3. 装置容量:<4kVA
4. 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14m2
5. 螺旋板式换换热器:换热面积1m2
6. 列管式换热器:换热面积0.5m2
7. 钎焊板式换热器:0.144m2
8. 电加热器总功率:<3.5kW
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的变化对于换热器内部的一些参数有很大影响,后归结到对换热器运行的影响,我们需要知道这些影响都有哪些,才能在使用换热器有所选择。
换热器的状态变化通常会对换热器的运行过程有显著的影响,比如,换热器启动和停止过程,其运行参数就和稳定运行时有所不同,这实际上是一个和时间有关的瞬态过程;另一方面,换热器中的许多过程均和流体的物理参数有关,这些参数多是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过程。当换热器突然启动和停止时,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必定产生一种变化,可能是线性的,也可能是非线性的,总之换热器的压力曲线和传热系数都是通过相关的数据模型和实践经验得出的,由于参数是人为测量的,因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也会影响换热器的运行,我们需要知道和掌握系统变化对于换热器运行的影响。换热器泄漏经常导致整套装置停车,不仅影响生产的经济性,还常常直接威胁主机或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引起严重的设备损害事故。
目前换热器被广泛使用在运输用动力装置中,换热器技术上的完善程度,我们通过外形尺寸体积、重量、换热能力、能耗来表示,在运输用动力装置中对换热器的主要要求是:换热器体积尽量小、重量尽量轻、换热能力尽量大、换热能耗尽量小。在水流动过程中会形成局部滞流区(冷水区),换热不充分,水温上升较慢,尤其在卧式容积式换热器中更为明显。显然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必须寻求zui佳的方案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如何减小换热器的尺寸和重量,我们提出了换热器的热负荷、流体阻力、工程质量和工作压力等技术指标,需要根据这些前提条件,来制定换热器的新设计思路。如何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和降低换热能耗,需要强化散热器散热的方法,大幅度增加单机功率,提高换热器的效率,强化工作过程,提高换热器单位体积的功率。在进行换热时,一种流体由封头的连结管处进入,在管流动,从封头另一端的出口管流出,这称之管程。总结来说,就是设计更加完善的换热装置,来得到更高的生产效率。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碳化硅列管冷凝器供应商的义德碳化硅换热器于2025/3/30 8:21:3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fang.mf1288.com/wfyide-2852069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