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三大原则
清心祛暑夏季五脏属心宜清补,心喜凉,宜食酸,如小麦、猪肉、李子、芹菜等。食物以性寒凉味酸为宜,不吃辛辣温燥的食品。但冷饮不要过度吃,以免伤及正气而引起病理变化。
清热利湿生津止渴因津液消耗过多,宜清热生津止渴,因暑湿并重,应清热利湿、清暑化湿。长夏五脏属脾,宜淡补,脾恶湿,宜食味甘、性寒的食物。因味苦的食物具有能泻能燥能坚的功效,因此不宜食用。
潍坊韩氏本草堂有限公司供应各种膏方、中药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订购!
秋季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正是收获的季节。揉腹治消化不好对于消化不好的人来说,睡前或起床前揉揉“神阙穴”揉腹,也就是肚脐,可很好地帮助消化。但是气温由热转寒,早晚温差较大。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生理活动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阴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的规律,从而为来年阳气打基础,不应耗精而伤阴气。潍坊韩氏本草堂有限公司供应各种膏方、中药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订购!
1、直接灸古代的艾炷灸法多为直接灸,直接灸又叫着肤灸、明灸,是将艾炷直接放置穴位皮肤上来施灸的一种方法。直接灸因施灸目的和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发泡灸和瘢痕灸三种。(1)无瘢痕灸:施灸以温熨为度,不致起泡,不遗留瘢痕。道记馆膏方传承宋代秘方,在充分体现中医理、法、方、药的前后一致和君、臣、佐、使的得当配伍的基础上,做到虚实兼顾、寒温得宜、升降并调、气血同治、动静结合,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以平为期”、“以和为贵”的目的。多用小艾炷。临床适用于虚寒病的轻症。(对昏厥、小儿及感觉的患者应小心,防止发泡或灼伤皮肤。)(2)发泡灸临床上发泡灸多用小艾炷,对皮肤的灼烫程度较轻。当感到皮肤发烫后再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黄斑,且有汗出,隔1-2小时后就会发泡。发泡灸适用于一般慢性虚寒性疾病,如、眩晕、、皮肤疣等。(施术者要控制艾灸的时间。)(3)瘢痕灸瘢痕灸又称化脓灸。用黄豆或枣核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后化脓、结痂,痂脱落后留有性的瘢痕,故名瘢痕灸。此灸法适用于、肺痨、、溃疡病、慢性胃肠病、瘰疬和发育障碍等症,对病患者,有预防的作用。常人施此灸法,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起到防病健身的作用。(施术者要征得患者同意。)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中医正骨疗法价格的本草堂医药于2025/5/3 5:16:29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fang.mf1288.com/wfhsbct-285948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