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缺陷及防止:
1. 气孔、均为N2气孔,密集型,产生主要原因:
① 体流量过小。②气体纯度不够。③穿堂风过大。
2.未焊透,根部有局部或连续出现。
①坡口根部间隙过小。②不用圆钢粒点焊。③操作要点未掌握。④焊接规范不对。
3.飞溅过多,飞溅粒粒大而且多。
①焊接电流为电弧电压束相不配。②焊机接法极性不对。
③弧电压过高。④焊丝伸出长度过大。
4.背面成型不好。
①坡口根部间隙大小不均。②操作要点未掌握。③燃弧点处理不好。
5.焊穿,背面无法成型。
①电流过大。②燃弧点不对。③焊速过慢。
6.焊瘤个别高凸现象。
①电流过大。②焊速快慢不均。③根部间隙过大。
7.背面成型焊缝不好。背面凹凸不平严重。
①电流过大。②未掌握操作要点。③焊速行走不均匀
当需要采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焊或钨极弧焊将屏栅、金属丝网或延伸金属焊接到钢结构框架上,进行焊接时金属丝网容易产生烧穿和焊缝未熔合现象,应如何进行处理?
在金属丝网或延伸金属上放置非金属垫圈并且将垫圈、金属丝网和框架夹紧在一起,不允许采用含铬或镀锌垫圈,垫圈应采用未涂敷的,在被焊位置的垫圈上部放置一个更大的垫圈作为散热片。上垫圈应具有一个比下垫圈更大的孔,以避免上垫圈也被焊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垫圈的两个孔进行塞焊,应使焊缝处于下垫圈部分。操作者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得到足够的热量并进行焊接,注意要防止周围屏栅或金属丝网烧穿,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一个带孔的金属板条,将孔对准需要焊接的部位,并放置散热垫圈,然后进行塞焊。
陶瓷衬垫的使用对构件组装有个共同的要求,即拼装缝隙为6~8mm,且缝隙宽度均匀,组装精度要求较高,这对铆工的技
术要求也高。由于留设缝隙大,焊接变形也大,因此,对于组装难度大、刚度较小的结构或零部件,不宜使用陶瓷衬垫工艺。
通过焊接工艺评定、产品试板等实验结果表明,焊缝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伸长率等参数均符合标准,即采用陶瓷衬垫技
术焊缝的化学成分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采用陶瓷衬垫技术,免除了背面清根工序,避免了因
炭弧气刨而产生的粉尘和噪声污染,同时也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焊缝质量。
焊后检验
外观检验
焊接完工 48 小时后对焊缝外观质量进行检验,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取下陶瓷衬垫对筒体背面焊缝进行检验,观察是否存在烧穿及下塌等缺陷,对超出筒体内表面的焊缝使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保证焊缝与筒体内表面平齐。
无损检测
此外,部分内部缺陷通过肉眼无法识别,只能通过无损检测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检验,本文中的伸臂筒体盖板对接焊缝采用的是射线探伤,按 JB/T4730.2-2005 标准 II级合格执行 , 探伤结果满足上述标准要求。
焊接质量控制
利用陶瓷衬垫以及自动化焊接技术能够很好地保证焊缝质量,既能保证焊缝的熔透性,又能提升生产效率。但是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环境相对湿度大于 60%,应进行适当的焊前预热处理,如大于 90%,则停止焊接;
(2)环境温度低于 20℃时,应采取适当的预热,当环境温度低于 0℃时不允许进行焊接;
(3)作业区风速应控制在 2M/S 以内,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船用焊接衬垫的吉联焊接衬垫于2025/2/13 19:55:1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fang.mf1288.com/jlhjcd-284186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