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场处理法是指将淤泥清淤出来后,输送到的淤泥堆场进行处理,我国河道清淤大多采用绞吸式挖泥船,造成淤泥中水与泥的体积比在5 倍以上,而淤泥本身黏粒含量很高,透水性差,固结过程缓慢,因此,如何实现泥水快速分离,缩短淤泥沉降固结时间,从而加快堆场的周转使用或快速复耕,是堆场处理法中关键性问题。就地处理法则不将底泥疏浚出来,而是直接在水下对底泥进行覆盖处理或者是排干上覆水体然后进行脱水、固化或物理淋洗处理,但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处理方法,如对于浅水或水体流速较大的水域,不宜采用原位覆盖处理,对于大面积深水水域则不宜采用排干就地处理。城市河道淤泥含水率高,成分复杂,且大部门城市河道底泥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如处理不善,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将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当淤泥中含有某些特殊污染物如重金属或某些高分子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而无法去除,进行资源化利用会造成二次污染。这时就需要对其进行一步到位的处置,即采用措施降低其生物毒性后进行安全填埋,并需相应做好填埋场的防渗设置。
河流、湖泊疏浚淤泥的固化利用,既可以满足相应的工业需求,同时也能达到废弃资源再利用的目的,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措施,符合世界发展潮流。淤泥是粘土矿物等细小颗粒在粒间静电力和分子引力的作用下, 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在海洋或湖泊地区等缓慢或静止的流水环境中发生沉积所形成的絮状和蜂窝状结构物,是各种胶体有机质及其吸附的金属元素、微生物病菌、虫卵等物质的综合固体物质[2]。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SiO2、Al2O3和其他一些碱金属氧化物。在一些地方随意施用污泥肥已经导致土地盐害、烧苗和病虫害等问题。
淤泥处理是对污泌泥进行处理、固化、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的加工过程。
原淤泥 (raw sludge):未经淤泥处理的初沉淀淤泥。二沉剩余淤泥或两者的混合淤泥。 初沉淤泥 (primary sludge): 从初沉淀池排出的沉淀物。
船舶和设备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简述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水下挖泥的船舶和设备的施工方法和工艺简述如下: 耙吸式挖泥船:这是一种在施工工程中通过安装并悬吊于船舷外的、头部装备有用于挖泥耙头的耙吸管进行挖泥作业的工程船舶,其特点是船舶中段带有一定容量的泥舱,独立完成挖泥、运泥、倒泥三个过程;淤泥固化方法是一种对市政水利工程和土木工程中产生的淤泥进行固化处理所用的淤泥固化方法。耙吸管一般为柔性管,可收放。其作业特点是边航运边挖泥,在航运中通过耙头搅松底泥,然后通过安装在船舱或耙管上的泥泵将搅松的底泥吸入船内泥舱,待泥舱泥满后收起耙吸管,将泥云至抛泥区排放后,回到疏挖区继续挖泥,周而复始。
疏浚施工方法及要点
1)施工前清障
在施工前,为保证疏浚施工的安全、正常顺利进行,需进行大规模的清障作业,如湖中各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捕1鱼用木桩和竹竿、废弃的鱼网、渔具等障碍物。
2)疏浚土方调配方案
管线按照“远挖近吹、近挖远吹”原则布设,排泥管口布置于泄水口远端,并根据堆场堆泥情况作相应调整。
管理按照“远挖近吹、近挖远吹”原则布设,挖泥管口布置泄水远端,并根据堆场堆泥情况相应调整。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出售强力搅拌头设备的浩海疏浚装备于2025/3/29 10:59:56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eifang.mf1288.com/haohai-2851793423.html